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5-07-15 15:42:29
責任編輯:楊千一
在音符間對話,用旋律觸摸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文化脈動。日前,“成渝地·巴蜀情”——“巴山蜀水 和合共聲”眉山東坡大舞臺成渝德眉資樂群眾合唱交流展演在眉山市會議中心精彩上演。
本次展演不只是一場藝術交流,更是一次對巴蜀文化共同體的深情禮贊。齊聚東坡故里,展演中,24首經典曲目是一場文化的巡禮。有表達家國情懷的宏大敘事,也有充滿地域風情的民歌小調,有承載集體記憶的影視金曲,也有充滿現代氣息的原創作品……風格各異的曲目,在合唱藝術的重新演繹下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12支合唱隊伍用豐富的音色、充沛的情感和默契的配合,將每首作品都演繹得淋漓盡致。從輕柔抒情,到激昂高潮,歌者們通過聲音的強弱、快慢變化,構建出層次分明的音樂畫面。最后,伴隨《我愛你中國》旋律,全場起立大合唱,歌聲從舞臺蔓延到觀眾席。
據悉,本次合唱展演的主角是636位來自各行各業的“群文愛好者”,他們中有教師、醫生、工人、退休干部,也有在校學生。“合唱對于他們來說,是一種藝術愛好,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精神寄托。”市文化館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合唱排練中,歌者們學會了傾聽、協作與包容,在舞臺表演中收獲了自信與快樂。
“從籌備到演出,每個環節都凝聚著六地群眾文化工作者的心血。”上述負責人介紹,主辦方多次召開籌備會,勘察場地,嚴格把控著前期各項事宜的準備進度。各地合唱團積極響應,利用業余時間刻苦排練,力求以最佳狀態呈現巴蜀兒女的精神風貌。“這種跨區域的協作提升了活動品質,也培養了一支文化協同發展的群眾隊伍,為未來更多的文化交流活動奠定了堅實基礎。”上述負責人表示。
合唱展演為群眾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臺,更激發了廣大市民對文化生活的熱情,讓文化惠民真正落到實處。近年來,我市積極培育與壯大群眾文藝力量,通過深度整合高質量資源,為全市范圍內各類群眾文藝團隊提供專業輔導、節目編排以及交流展示的機會。
“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聚焦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以‘區域聯動、資源共享、平臺共建’為核心理念,積極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推動節目資源共建、藝術資源共享、教學指導共育。”上述負責人介紹,通過交流帶動隊伍成長,推動群眾文化協同發展,先后成立了合唱團、舞蹈隊、樂隊,搭建“以演代練、以演促排”的實踐平臺,培育了一批群眾文藝骨干力量。在館辦團隊的示范帶動下,引領了更廣泛的文藝愛好者共同進步,推動文化館在公共文化高質量服務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網站支持IPv6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028—38166899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346536593@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