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5-07-08 14:37:24
責任編輯:張莉
近日,在青神縣瑞峰鎮新修的五小水利設施“提灌站-山坪塘”試水現場,一股清流從管道噴涌而出,這一幕正是瑞峰鎮圍繞“水”字做文章,破解民生難題的生動縮影。近年來,該鎮通過引水、調水、供水“三步走”,讓“渴”了多年的鄉村重煥生機。
“今年已經干了一個多月,好多村民小組所在的河溝已斷流,草都‘喊渴’,莊稼就更遭不住了。”天池村相關負責人介紹,天池、中巖、楊柳漕三村地處山地,村民曾為“搶水”鬧過矛盾。2024年起,鎮里牽頭協調鄰鎮、鄰村,鋪設管網、修建溝渠10余公里,將岷江、思蒙河、兩岔河的水“借”到田間地頭。
中巖村村民利用提灌站灌溉自家茶山和柑橘。
天池村村民胡吉云算了一筆賬,“提灌站每小時流量達16立方米,山坪塘蓄水量達1500立方米,我家4畝柑橘樹再也不怕干,每畝能增產1000斤左右,間接經濟增長3000元左右!”如今,天池村3組建成提灌站1座、山坪塘2口,種植了柑橘、水稻、玉米等農作物的400余畝土地告別“望天田”,200多戶村民的“糧倉”有了保障。
楊柳漕村則通過修溝建渠、鋪設管道改良水利設施,建成高標準農田1200畝。
中巖村“護水隊”春灌前便開始常態化檢修維護管道、機電泵站、提灌站等水利設施,確保灌溉用水。該村村民王玉華更在旱地試種了柑橘苗,“有了水,膽子也大了,明年就能掛果。”
水不僅要流進田,更要流進碗。為了解決92戶高山群眾的吃水問題,瑞峰鎮使出“繡花功夫”,通過管道延伸讓一根根供水管道翻山越嶺送水到家;遇到管道一時到不了的地方,應急送水車就不定期上門,確保家家水缸不空。
2021年,瑞峰鎮啟動全域供水工程,新建加壓泵站4座,全覆蓋鋪設、改造老舊管網,將縣城水廠的“放心水”送到村民灶頭。目前一期工程已全部完成,二期工程已于今年6月啟動。
楊柳漕村連片的稻田碧波蕩漾……為了給糧田“解渴”,瑞峰鎮實施水庫聯通及灌溉渠系建設工程,科學調度水資源,今年6月成功讓白塔、團新、羅溝、歇馬臺四座水庫“手拉手”連成網,1800畝糧田從此能“喝飽水”“喝好水”。站在田埂上望去,一條條新修的灌溉渠如同銀鏈,在陽光下閃閃發亮,把岷江和思蒙河的水送到每塊田地。
從“爭水打架”到“共治共享”,關于水的故事背后是民心的凝聚:瑞峰鎮各村村民自發組建“護水隊”,輪流清理溝渠、檢修管道;鎮里開設“節水課堂”,推廣滴灌技術;昔日的荒坡上,桑葚園、中巖茶、生態魚塘等產業因水而興……
瑞峰鎮以“小水滴”撬動的“大民生”,映照出鄉村振興的鮮活圖景。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網站支持IPv6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028—38166899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346536593@qq.com
分享到